這裏買到的桂圓多是泰國出產,色澤方面沒有臺灣的桂圓深。不過,烤的過程中,黑糖和桂圓混合的香味斷斷續續的從焗爐中傳過來,很香啊!

這次用的黑糖是台灣製造的黑糖。
一 般的紙杯蛋糕(或鬆餅),配藍莓、朱古力、士多啤梨。好吃,但沒新意。而創意多端的台灣人,想到將中式食材混入西洋鬆餅,弄出具實驗意味的製成品。這桂圓 蛋糕,廿年前已有,由彰化縣一家百年老店所創,用砂糖和菜油製成,隨後仿效者眾,但據說做得好的,來來去去僅一、兩家。
最近台北名店的桂圓核桃蛋糕,香港也有售。可惜多多市這邊卻找不到,要吃的話,還是要自己動手烤。從焗爐出來的那一瞬,香氣濃郁,蛋糕顏色帶啡,表面看得到有黑糖和核桃烘焙過後的油光亮澤。嘗一口,嗯……那是黑糖的獨特甘甜,還有面層核桃的香脆。蛋糕裏外,幾乎每一口都吃到桂圓(為了要讓桂圓平均分佈,必須於烘焙前先將桂圓拌入麵糊)。質地夠鬆軟,也夠濕潤,沒有乾澀感,味道剛剛好不太甜。既沒添加防腐劑,且材料正氣,多吃一兩件也無妨。
打發海綿蛋糕的注意事項:
蛋液加糖打到濃稠發白,提起蛋糊可以寫8字,幾秒後隨即沉入消失,不可過發,若寫的字跡一直浮在蛋糊表面,久久不消失,這表示打發過頭。如此烤好的蛋糕組織會粗乾,組織口感會大打折扣。海綿蛋糕看似簡單,其實一點也不容易,攪拌功夫還是要到家...才做得好吃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